简体中文  |  English
王荣明教授团队成功揭示催化剂表面单壁碳纳米管生长模式
发布日期:2022-11-14 21:50:04

  近日,王荣明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利用原位环境球差透射电镜,揭示了单壁碳纳米管在金属间化合物和单质金属催化剂上的成核与生长模式,阐明了催化剂固/熔状态、表面原子结构、尺寸大小和所生长碳纳米管的构效关系。该研究工作以“Growth modes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on catalysts”为题,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

    图片.png

  实现碳纳米管的手性可控生长需要在原子尺度上理解在反应环境中催化剂的结构,以及碳原子在催化剂表面的迁移扩散、成核等过程,其中揭示碳纳米管和催化剂的结构关系是实现碳纳米管控制生长的关键。近年来发展的原位环境透射电镜技术,可原位观察晶体生长过程中的动态原子迁移、表面结构等的演变过程,为研究材料的生长机制、结构影响性能的微观机理等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

  原位球差环境电镜结果表明单壁碳纳米管从固态催化剂的表面边缘(即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原子台阶)处成核生长,纳米管垂直于固态催化剂表面,管径小于催化剂尺寸;而对于熔融催化剂,碳纳米管石墨层沿着颗粒的切向位置生长(即包裹催化剂颗粒),管径依赖于催化剂尺寸。结合原位电镜、拉曼光谱和电子衍射表征,对于具有独特晶体结构的固态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生长的碳纳米管具有手性选择性,手性结构不受限于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颗粒的尺寸,而是由催化剂表面特定原子排列结构决定;相反,固态单质金属催化剂在不同生长条件下则未展现出碳管结构选择性,相同尺寸催化剂表面可以生长出管径不同的碳纳米管,不具备结构识别的特异性。这些原位结果直观的揭示了两类碳纳米管生长模式以及催化剂表面原子结构控制碳纳米管手性结构的内在机理。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 京ICP备:13030111